信访事项如那边理?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02-21 00:14
本文摘要:『信访是行政机关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具有量大、重复、难以辨析的特点。信访到底是什么?和行政事项、投诉举报有何区别?重复信访该如何判断?哪些能不予受理?这些问题深深困扰着行政机关。 本文从信访的基本观点出发,根据信访流程:吸收-受理-处置惩罚-回复-送达-救援,总结出行政机关在处置惩罚信访时中最集中的53个问题,并逐一举行解答,帮大家一次性解决难题,搞定信访难题。』【基本观点】1. 什么是信访?

十大正规赌官方网站

『信访是行政机关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具有量大、重复、难以辨析的特点。信访到底是什么?和行政事项、投诉举报有何区别?重复信访该如何判断?哪些能不予受理?这些问题深深困扰着行政机关。

本文从信访的基本观点出发,根据信访流程:吸收-受理-处置惩罚-回复-送达-救援,总结出行政机关在处置惩罚信访时中最集中的53个问题,并逐一举行解答,帮大家一次性解决难题,搞定信访难题。』【基本观点】1. 什么是信访?答: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接纳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事情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置惩罚的运动。2. 哪些属于信访事项规模?答:对行政机关及其事情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不平其职务行为的。

3. 反映情况或者咨询问题就一定是信访么?答:纷歧定。要看是否有明确的诉求,以及诉求是否涉及本机关某一详细、明确的法定职责。如诉求明确且涉及本机关某一详细、明确的法定职责,就不是信访。

4. 信访事情的执法划定有哪些?答:与信访事情有关的执法法例许多,实务事情中应用最多的是《信访条例》(国务院令第431号)、《依法分类处置惩罚信访诉求事情规则》(国信发〔2017〕19号)。除此之外,就是各地的地方性法例,如《北京市信访条例》《上海市信访条例》等。5. 信访的形式必须是信么?答:不是。

除书信以外,信访的形式还包罗劈面走访、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网页(如北京市网上信访平台)。6. 12345转来的都是信访么?答:纷歧定。12345(非紧迫救助服务系统)的受理规模比信访宽,偏重资助诉求人解决生活、生产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和问题。其中有些属于依法履职申请,好比反映某施工地破晓施工,要求行政机关查处;有些属于信访事项,好比反映某行政机关官方网站更新不实时;有些仅是生活中的问题,好比车位紧张、买菜不利便等。

7. 市长/区长信箱转来的都是信访么?答:纷歧定。像北京就划定“市长信箱”渠道来邮内容属于信访事项,见告后会导入“网上信访”渠道,根据《北京市信访条例》有关划定受理、管理和回复,即市长信箱=信访。8. 《信访条例》中划定的“日”,是指自然日吗?答:《信访条例》中的“15日”“30日”“60日”均为自然日,但《依法分类处置惩罚信访诉求事情规则》就有一“15日”指事情日。

提醒大家在实际事情中一定要注意区分。【吸收】9. 信访请求的吸收主体有哪些?答: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事情部门。

10. 街道服务处是信访请求的吸收主体么?答:是。街道服务处是政府派出机关,属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事情部门,同样是信访请求的吸收主体。11. 派出机构(如派出所、工商所、监视所等)是信访请求的吸收主体么?答:不是。派出机构由政府职能部门设立,不是独立的行政主体,除非有执法法例的明确授权,否则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吸收并处置惩罚信访事项。

12. 直吸收到不属于本机关职责规模的信访事项怎么办?答:自收到该诉求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见告信访人不予受理,并见告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如能判断该诉求属于哪一机关的职责规模,应在见告书写明。13. 收到上级机关转送、交办的不属于本机关职责的信访事项怎么办?答:自收到该诉求之日起5个事情日内向转送、交办机关提出异议,并详细说明理由,经转送、交办机关核实同意后,交还相关质料。

14. 信访人以电话形式提出信访,可以直接吸收么?答:可以直接吸收,事情人员要注意生存电话录音,并书面记载信访人的基本信息(姓名、联系方式、送达地址)及信访事项。15. 信访人以走访的形式提出信访,需要让信访人现场书面写明信访事项么?可以由行政机关事情人员代为书写么?答:如信访人配合,最好要求信访人就地书面写明信访诉求,以保证诉求为其最真实的意思表现。如信访人不配合或确有未便,可由事情人员代为书写,并让信访人签字确认。

16. 信访人以电话等非书面形式提出信访,可以让信访人以书面形式重新提出么?答:不行以。电话、走访、网页同样是信访的形式,要求信访人以书面形式重新提出,有被认定为怠于推行信访吸收职责的风险。17. 越级上访该如那边理?答:凭据《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管理法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措施》的划定,对于越级上访,即跨越本级和上一级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上级机关不予受理,并引导来访人以书面或走访形式向依法有权处置惩罚的机关提出,同时将相关情况实时通报下级有关机关。

【受理】18. 信访人提出信访请求时没有提供身份证明质料,应如那边理?答:身份证明质料不是信访人提出信访请求时必须提交的质料,故行政机关无需让信访人补交。19. 信访人提出的信访请求仅有请求,没有事实和理由,应如那边理?答:如果能凭据请求举行观察核实,则可正常处置惩罚。如无法开展事情,可通过电话的方式要求信访人对事实和理由举行陈述,并应生存电话录音。

20. 匿名信访(没有姓名、住址和联系方式的),怎么处置惩罚?答:因缺少住址和联系方式,行政机关无法将回复内容向信访人举行见告,故行政机关可不予回复,并由信访人负担倒霉结果。21. 信访人的姓名、住址不清,但有联系方式的,应如那边理?答:可通过信访人提供的联系方式,如邮箱、电话等联系信访人,要求信访人提供姓名及住址,并注意生存往来记载,如邮件信息截图、电话录音等。

22. 需要在几多日内见告信访人是否受理?答: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需要注意的是,以邮寄形式提出的,收到日期以信件签收之日为准,不以流转到本机关信访部门的日期为准。23. 必须书面见告信访人是否受理么?答:必须书面见告,且应见告最晚回复日期。

纵然是能就地见告是否受理的,也应接纳书面形式。24. 哪些信访请求可以不予受理?答:凭据《信访条例》及《北京市信访条例》的划定,下列事项不属于信访受理规模:(1)已经或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请求;(2)属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规模内的信访请求;(3)其他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规模的信访请求;(4)经由行政机关复核,信访人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的信访请求。25. 重复信访事项的判断尺度是什么?答:重复信访必须同时切合以下条件:(1)信访人为同一信访人。

十大正规赌官方网站

通过信访人姓名、身份证号判断;(2)信访人反映的问题的事实、理由、诉求、受理机关等信息与信访系统中已挂号的另一信访事项均基底细同;(3)信访事项已正在处置惩罚或处置惩罚完毕。26. 无法判断是否为重复信访事项的,应如那边理?答:建议不作为重复信访处置惩罚,应根据《信访条例》划定的法式,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议是否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回复。

27. 重复信访事项应如那边理?答:信访事项已被受理的,信访人在划定期限内向受理、管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信访事项已被受理,信访人再次向受理、管理机关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受理、管理机关仍应受理,并在回复书中见告信访人其提出的信访事项正在管理;已管理完结的,应见告信访人该事项办结的时间、内容及送达情况。28. 信访人差别,但信访人地址和信访内容都基底细同的,能否认定是重复信访事项,见告不再重复处置惩罚?答:首先要判断信访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是相关人员代以前的信访人反映的,判断为信访人本人反映的重复信访事项,可回复信访人不再重复处置惩罚;如果信访人之间并无代表或署理关系,不能认定是重复信访,还应作为初件受理并凭据观察情况作出回复。29. 信访人多次针对同一事项提出信访,但信访理由和请求不完全一致,能否认定是重复信访,不再重复处置惩罚?答:不能。信访人虽是针对同一事项作出提出信访,但反映的事项并不相同,故不能认定是重复信访事项,仍应按信访法式受理并回复。30. 信访人提出第一次信访,在行政机关回复后,信访人就同一诉求再次提出信访,应如那边理?答:首先判断是否属于新的事实和理由。

属于新的事实和理由的,按初次信访处置惩罚;不属于新的事实和理由的,受理后见告信访人该信访事项的办结情况,同时见告不再重复处置惩罚。【处置惩罚】31. 信访事项涉及行政事项怎么办?答:区分处置惩罚。(1)属于申请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推行掩护人身权或者产业权等正当权益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应当适用行政法式,依法推行或回复;(2)属于《信访条例》以外的其他执法、法例或者规章调整规模,能够适用其他执法、法例、规章或者正当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设定法式处置惩罚的,应当适用相应划定和法式处置惩罚;(3)不属于以上情形的,适用信访法式处置惩罚。

32. 信访和行政事项的基础区别是什么?答:区别在于反映的事项是否涉及执法、法例、规范性文件划定的详细、明确的职责。如涉及则为行政事项,如不涉及则为信访事项。

33. 以信访名义提出,但实际是投诉举报,该怎么处置惩罚?答:在收到信访请求之日起15日内,见告信访人导入投诉举报法式处置惩罚。如有特别划定(如食药领域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治理措施》),则按特别划定处置惩罚;如无特别划定,应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推行或者回复。34. 以信访名义提出,但实际是政府信息公然申请,该怎么处置惩罚?答:在收到信访请求之日起15日内,书面见告信访人不予受理,并见告其应通过政府信息公然的途径提出。35. 以信访事项名义提出,但实际是依法履职申请,该怎么处置惩罚?答:在收到信访请求之日起15日内,书面见告信访人导入行政事项法式处置惩罚,并在接到请求之日起两个月内,根据行政事项的法式推行或回复。

36. 以信访名义提出,但实际是咨询或问问题,该怎么处置惩罚?答:建议按信访法式受理。信访人以来信或来访的方式咨询详细事项,系基于反映的情况提出某一详细问题,故可先对反映的情况举行观察核实,凭据观察核实效果对所咨询的问题作出回应。

37. 以信访名义提出,但应以诉讼、仲裁、行政复议途径解决的,该怎么处置惩罚?答:在收到信访请求之日起15日内,书面见告信访人不予受理,并见告其应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途径解决。【回复】38. 受理的信访事项应几多日办结?答: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

注意,该期限与行政事项的办结期限差别,行政事项要求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推行或者回复。39. 能否延长办结日期,需要哪些法式?答:可以延长办结期限,延恒久限不得凌驾30日。需要经本行政机关卖力人批准。

40. 延长办结日期是否要见告信访人?答:需要,应在办结期限届满前,即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书面见告。见告信访人延期的内容应包罗延期理由、延长天数、最晚回复日期。

41. 信访事项必须书面回复么?答:《信访条例》第三十二条划定,行政机关经观察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执法、法例、规章及其他有关划定,书面回复信访人。此处的“书面”特指纸质文件,不行仅通过电子平台回复。

十大正规赌官方网站

42. 能否以电话、短信或信访平台的方式回复信访人?答:在书面回复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信访平台等其他形式见告信访人信访事项管理情况。如北京市信访平台,就要求行政机关办结信访事项后,要在网上将信访管理效果向信访人予以见告。

43. 信访回复有哪些必备要件?答:(1)信访人的基本信息;(2)信访人的信访请求;(3)对基本事实的认定;(4)依据的执法、法例、规章及其他有关划定;(5)对信访事项的处置惩罚意见;(6)信访人不平回复意见寻求救援的法定途径和期限。44. 信访回复中的救援途径应如何见告?答:应在书面的信访回复中见告信访人,对信访事项处置惩罚意见不平的,可以自收到书面回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管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上一级行政机关的指向应详细明确,包罗名称、地址及电话。

45. 信访回复需要援引执法依据吗?答:信访事项不涉及执法、法例、规范性文件划定的行政机关详细、明确的职责的,信访回复不必须援引执法依据。如回复内容涉及详细的执法划定,可援引相关执法依据,对回复内容予以支撑。【送达】46. 信访文书如何送达?答:信访文书的送达方式一共有四种,划分为: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通告送达。

行政机关在选择送达方式时,应根据前述顺序选择,只有在直接送达不能的情况下,才气选择留置送达;在直接送达与留置送达仅不能的情况下,才气选择邮寄送达。47. 需要送达的信访文书有哪些?期限是什么?答:(1)是否受理见告书: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送达;(2)延期见告书:在回复期(60日)届满前送达;(3)信访回复书: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送达,如延期,则为自受理之日起90日内送达。注意:如为直接送达,期限以信访人签字日期为准;如为邮寄送达,期限以邮戳日或物流信息显示的揽收日为准。

48. 直接送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送达工具确认:如信访人不在,可送交给与其配合居住的成年眷属签收;如信访人委托署理人的,确认委托署理手续齐备后,可以送交其署理人签收;如信访人已向行政机关指定代收人的,可送交其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眷属、诉讼署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2)送达内容确认:送达的信访文书均应一式两份。

(3)送达方式确认:要求信访人在送达回证或行政机关生存的回复签字并注明日期,注明的日期必须在信访回复期限内。49. 直接送达时,信访人拒收怎么办?答:(1)在期限届满前,向信访人留置送达,留置送达不能的,选择邮寄送达;(2)对信访人拒收历程举行录像记载,并书面说明拒收历程,形成事情情况记载。

50. 邮寄送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必须使用中国邮政;(2)送达地址、受送达人必须与信访人提供的信息相符;(3)信封封皮载明邮寄内容,如《××号信访回复书》,共×页;(4)邮寄内容放入信封前,举行照相留存。【救援】51. 信访人能否就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回复,提起诉讼或复议?答:不能。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回复的行为并未对信访人的权利义务发生实际影响,不属于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受案规模。

52. 信访人不平信访回复,能否提出诉讼或复议?答:不能。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回复的行为并未对信访人的权利义务发生实际影响,不属于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受案规模。

信访人仅能通过信访复查、信访复核法式救援。53. 信访回复经上级行政机关复查或复核后被打消的,行政机关有无救援途径?答:信访回复被上级行政机关打消的,行政机关针对打消效果没有救援途径,只能重新观察核实并回复。所以行政机关在前期处置惩罚信访事项时,一定要注意区分信访事项和行政事项,在观察时一定要对基本事实举行清晰认定。


本文关键词:信访,事项,如,那边,理,看这,一篇,文章,就,『,十大正规赌官方网站

本文来源:十大正规赌官方网站-www.mfdgrup.com

服务热线
087-794137266